-
猪苓汤感《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有一次呢,一个医院,一个西医大夫,因为他过去参加过西学中班,听我的课嘛。他说,郝老师,我收了一个病人,我实在没辙了,向您求援。我说,她是什么病啊?他说,她是神经性呕吐,喝水吐水,吃饭吐饭,喝药吐药。最奇怪的是,我们给她输液,如果今天输的液体是超过...
-
药不是食物《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有一年,我和刘渡舟老师,带着我们的工农兵学员,在北京京西门头沟矿区开门办学。我说开门办学的这句话,现在的同学可能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那个时候,我们上课就是到乡下去上,到基层去上,是这么一种形式。我们经常送医送药到矿工的家里,有一家矿工的年青的媳妇坐月子,生...
-
皮肤病只要脉浮,都可以用解表的方法来治疗《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1976 年,唐山地震前夕,当然我们那个时候,并不知道 7 月份要发生地震了,我们那个时候是4 月份吧,我和刘渡舟老师带着我们74 级的同学,75 级的同学到唐山地区开门诊办学,那里在唐山地区的抚宁县,然后呢,有一个同学得的是荨麻疹。荨麻疹我们现在好多人都读...
-
桂枝汤别样用法《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我在东直门医院做住院医生的时候,在门诊有一天来了一个病人,我想起来那个病人当时是56 岁,南方人,说的一口南方话。我似懂非懂,听他的话,非得听好几遍。我印象很深刻,56 岁。他说,大夫,我这个病不太好治,在你们医院治了三个月了,我说你是什么表现...
-
五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的典型特征,是脉象浮、头项部位疼痛转动不柔和并且畏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发热,汗出,怕风,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
-
卷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俯仰不能自如,无汗畏风的,用葛根汤主治。 葛根汤方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
-
卷七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 问:病症有结胸,有脏结,它们的表现怎么样? 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答:胸脘部按之疼痛,寸部脉象浮,关部脉象沉,这就叫结胸。 何谓藏结? 什么叫脏结? 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
-
卷八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一云络)是也。 问: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三种不同的病症,各是指的什么?答:太阳阳明证,就是指脾约证,即胃燥津伤而引起的便秘证。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正阳阳明,就是指胃家实证,即肠胃燥热积滞成实证。...
-
卷九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中发苦,咽喉干燥,头晕目眩。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少阳感受风邪,耳聋听不到声音,眼睛发红,胸中满闷而烦躁不安。不可用吐法或下法治疗。如果误用吐法或下法,就会出现心悸不宁及惊恐不安的变证。...
-
卷十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腹部胀满,呕吐,吃不进饮食,腹泻特别厉害,腹部时时疼痛。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胃脘部痞结胀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感受风邪,四肢疼痛而烦扰不安,脉象浮取见微,沉取见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