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7 讲辨呕吐、辨预后、厥阴病篇小结

    第67 讲辨呕吐、辨预后、厥阴病篇小结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一次课,讲的是厥阴病篇的一部分内容。我们厥阴病篇呢,还剩一点点,我想,我们把剩下的这一点内容讲完了之后,再把厥阴病篇作一个系统的小结。所以我们在这里呢,就不对上次课所讲的内容作归纳作总结了。上次课的最后,我们谈到了厥阴病篇...

  • 第68 讲辨霍乱病证并治

    第68 讲辨霍乱病证并治

    同学们好,我们上课。       前一段我们六经病篇讲完了。在我们讲义里的六经病篇之后,附了两篇内容。一篇是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另外一篇是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为什么把霍乱病放到了六经病篇之后,因为霍乱病在起病之初,它也有表证。正因为它起病之初有表证,放到...

  • 第69 讲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1)

    第69 讲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1)

    同学们好,时间到了我们上课。       我们前面讲了六经病证篇,也谈了六经病证后面所附的霍乱病脉证病治篇,《伤寒论》10 卷22 篇,我们通常所说的398 条、112 方是指的从“辨太阳病脉证病治上第五”到“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病治第十四”,这10 篇内容...

  • 70 伤寒六经病证治总结

    70 伤寒六经病证治总结

    同学们好,我们上课。       上次课讲到了《伤寒论》讲义的最后一篇,“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这篇的内容还没讲完,我们把剩下的讲完后再给这篇做小结。       还剩下的两个条文一个是397 条, “伤寒解后,虚...

  • 中医八大治法

    中医八大治法

    1、汗法治疗邪在体表,对真正寒邪在表的这种证候确实有很好的发汗效果。代表方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葛根汤。2、吐法吐法可以治疗许多复杂的疑难病证。吐法的代表方瓜蒂散。3、下法下法是《伤寒论》中最常用的,也是涉及到方剂最多的一个方法。下法的代表方像三承气汤,是泄下燥热;桃核承气汤是泻热...

  • 倪海厦讲伤寒论目录

    倪海厦讲伤寒论目录

    校堪序伤寒论序言前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 校堪序

    校堪序

           本《伤寒论》乃由民间的中医爱好者搜集与校正。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中医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守护着炎黄子孙的健康。继承和发扬中医,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中医的许多典籍在流传上产生问题;或已出版而校对欠佳...

  • 伤寒论序言

    伤寒论序言

          经方在我国汉朝以前其实就已经存在,应该是来自西域,而且已经在我国流传千年,只是经方在汉朝之前是没有正式的辨症依据,用来指导如何使用经方。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经方的医师非常之少,一直等到汉朝出现一位名医张仲景,他是利用内经热论中的六经辨证将经方如何使用系统化的第一...

  • 前言倪海厦讲伤寒论

    前言倪海厦讲伤寒论

           在难经中有“五十八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否?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伤寒这两字,就广义的定义来说,应该说是“伤于寒”。以上五种病,广义地来说,都是伤于寒之后所引起的。    &n...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对于太阳,可以代表经络中的太阳经,也可以代表全体阴阳状态的太阳。八纲辨症中表里的“表”,在这里指的就是太阳。太阳为寒水所以常人皮肤表面是冰凉的,     ,手脚是温热的, 体表有这太阳的寒水,可以保卫我们不受外界寒热的...

‹‹ 1 2 3 4 5 6 7 8 9 10